我国电渗析设备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时间:2014-02-08 作者:admin 点击:474次


    五十年代末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始研制离子交换膜,并将交换膜用于电渗析器的研究工作。

    1964-1965年研制异相膜,并用这种膜组装成循环式除盐电渗析器,进行苦咸水和海水淡化运行试验。

    1967~1969年国防部门组织了苦咸水和海水淡化研究,针对性地解决了电渗析器运行中的一些问题。

    1966年,上海化工厂开始工业化试生产异相离子交换膜和一批小型短流程循环式电渗析器,促进了电渗析设备的应用。

    1966年以来,电渗析设备推广应用于生产,但单台电渗析设备的产水量较小,一般每小时在五吨一下。

    七十年代初,我国各研究单位开展了提高单台电渗析设备的产水量的研究工作,改进薄膜隔板,使同样大小平面尺寸的隔板产水量增加近十倍,单台电渗析设备的产水量达到20~30t/h。

    1981年建成了一个日产200t的海水淡化厂,1984年某厂组装了四级两段大容量电渗析器,产水量为35~40t/h。

    1983年试制每小时产水量为50t的一级一段大容量电渗析器改进实验获得成功;
  现在一般单台电渗析设备的产水量可达到50~60t/h。

电渗析设备目前已普遍用于高、中压锅炉给水前级处理应用。对于低压锅炉的给水处理,采用电渗析水处理出水可直接进锅炉。

我国电渗析设备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国外开始是用于苦咸水淡化方面,六十年代末才逐渐采用离子交换组合使用,制取纯水或高纯水。我国在开始使用时,就有与离子交换组合使用的系统。

2、国外以前大都是用浓室加药来防止结垢,保证长期运行,七十年代以来才重视推广频繁倒极的所谓EDR方式。而我国一开始就采用了定期倒极和定期酸洗作为防垢和保证长期稳定运行措施。频繁倒极电渗析器,目前已试制成功。

3、我国一开始就同时研制了离子交换膜和电渗析器,并结合国情产出800×1600及400×1600mm隔板和异相离子交换膜。

总之,我国电渗析设备已经有一定基础。电渗析给水处理已成为淡化除盐工程设计中经常被考虑采用的技术之一。

{dede:pagebr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