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设备运行数据的标准化

时间:2013-09-04 作者:admin 点击:485次

 设备运行数据的标准化是将设备运行的记录资料转换成能真实反映设备状态的*佳途径。由于反渗透脱盐设备各个时期的各种运行数据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即使一个测试项目发生变化,如果不与其它项目的变化一同考虑,也无法判断这个单一数据的变化是不是设备已发生了实质的变化。因此,需要对运行检测到的有关数据进行修正,把相互关联的项目用基准常数标准化,以便能够对其中一个主要项目变化进行比较。修正后的运行资料一般是与设备*开始试运行2天后的、开始稳定运行的性能指标进行比较,(建议用开机两天后的所做的开机报告作为标准化的原始依据)。也可以对定期记录的运行资料加以修正并制成图表,通过对运行数据的收集和比较,基本上就可以准确预测和监测设备可能将会发生的问题。

1) 反渗透脱盐脱盐率(salt rejection,%)
在实际工程中普遍使用的计算脱盐率的方法一般是按原水TDS均匀地分配到分离膜为前提而进行计算的方法。这种计算结果要比实际分离膜所能达到的性能低一些,在反渗透系统回收率越高时,采用该种计算方法的计算偏差就越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工程公司和用户一般都以此方法计算和监测反渗透系统的脱盐率。
脱盐率(%)=(原水TDS-产品水TDS)×100 / 原水TDS
实际上,利用反渗透脱盐系统运行而得到的平均TDS的概念进行脱盐率的计算才是准确的,也可以缩小这种计算偏差。在对设备进行标准化时,使用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内可修正因系统回收浓缩料液而带来的误差和影响,平均脱盐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平均TDS =(原水TDS+浓水TDS)/2
平均脱盐率(%) =(平均TDS-产出水TDS)×100/平均TDS
在测定浓缩水的浓度有困难时,也可利用下式进行估算:
浓缩水TDS=原水TDS×[1/(1-系统水回收率)]
实际上,由于反渗透脱盐膜对各种离子的脱盐率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为准确了解水质变化情况并计算特征离子的去除率,试运行时*好应分别进行原水和产品水的水质分析,并按不同离子记录数据计算去除率,以作为今后的管理数据使用。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分析数据,确认因原水组份不同时,而发生在反渗透系统上总的脱盐率的差异,而且通过不同价数离子的去除率比较,也能更好地确认膜的基本状况和膜性能变化等问题。
我们都知道,用电导率也能算出反渗透脱盐系统脱盐率,然而因TDS和电导率间的转换系数随组分及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用电导率计算出的系统脱盐率与TDS值作为基准时得到的结果相比具有一些差异。一般用电导率计算的脱盐率比实际膜的性能要更低一些
2) 压差( differential pressure, delta-P, ΔP)
压差是指进入反渗透压力容器的给水压力与反渗透压力容器浓缩水排出口之间的压力之差。在反渗透设备管理上一般是把通过一个压力容器所产生的压力差作为运行管理监测项目。压差是表示对水在R/O压力容器中的流动时所形成阻力的程度指标。若在一定的流量条件下有压差增加则说明膜元件中的水流通道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堵塞。
实际上,反渗透压力容器在运行时所反映出的压差是受系统给水及浓缩水的水质、流量、温度的变化等许多变量影响的。所以说,准确地进行比较压力容器在各个时间反映出的压差变化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加以修正(标准化)。修正随流量变化的压差计算公式如下:
修正的压差=[测定压差×(2×浓缩水流量初期值+产水流量初期值)1.5]
/(2×浓缩水现时流量+产出水现时流量)1.5
{dede:pagebreak/}